免疫程序的制定原则
发布日期:2015/12/28 点击次数:839次 作者:管理员
免疫程序的制定原则
1.计划免疫
免疫接种不仅需要质量优良的疫苗、正确的接种方法和熟练的技术,还需要一个合理的免疫计划,才能充分发挥各种疫苗应有的免疫效果。
一个地区、一个养殖场可能发生多种传染病,而可以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不仅相同,而且免疫期长短也不一样,因此,应根据动物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,结合当地疫情和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,合理的预防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,制定免疫程序。
2.抗体水平
动物体内存在的抗体来源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先天所得,即通过免疫而遗传给后代的母源抗体;另一类是通过后天免疫产生的抗体。
母源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较短,但在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,在动物体内抗体能中和接种的疫苗,动物体内抗体水平高时接种疫苗往往不会产生理想的免疫力。因此免疫应选择在抗体水平降低到临界线时进行,科学的免疫程序应该是在对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的基础上进行的。
3.依据疾病种类
不同的疾病有其不同的发生发展规律。有的疾病各种年龄段动物都有可能发生,有的只有一定年龄段的动物才会发生。针对不同的疾病应在不同的年龄段给予动物免疫,而且免疫时间应设计在本场发病高峰期前7~15天,以达到最好效果。
4.免疫时机
应在该疫病流行季节之前1~2个月对动物接种,以便疫病流行高峰时期畜群的免疫效果达到最好。
5.选择适宜剂型及毒力的疫苗
首先要了解病原有无型别差异,若有则须用当时流行的型或应用多价苗,因为有些病原不同的型或亚型之间没有或仅有部分的交叉免疫性。一般情况下应首先选择毒力弱的疫苗做基础免疫,然后再用毒力稍强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。
各种疫苗的免疫期及产生免疫力的时间不相同,要合理安排免疫时间,避免干扰现象。干扰降低机体对某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,两种疫苗使用间隔应在7天左右,或者使用联苗,但不能随意的将两种疫苗混合使用,因为有些疫苗间存在干扰作用,会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失败。
来源: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